《我们都是手艺人——销售技艺是怎样炼成的》
第4节作者:
万里风行 还是老套路,先找到对方感兴趣或者最关心的东西,然后根据这个东西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你的目标和他的目标一致了,然后这种行为才会更坚决,不需要你去拼命催促,客户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你而推动整个项目。这就是“利益共同体”的威力。
日期:2011-04-08 11:18:57
先讲个小故事:
狼狈为奸的故事,狼和狈,是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同时,又是两种都喜欢偷吃猪、羊的野兽。它们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
这两种野兽,经常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有一回,一只狼和一只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是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狼和狈都不能爬去。
于是,它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
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狼爬到狈的身上。然后,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狈伸直身子后,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
见客户前,想一下这个故事,在内心喊三遍,我是狼,我是狼,我是狼!来找狈了。那效果一定出奇得好。想吃羊吗?想吃猪吗?那就去客户那里找个狈。一起就能吃羊吃猪了。
玩笑玩笑,和客户是共营的关系,用了咱们的产品,咱们得利,客户也得利才是上上之方案。
日期:2011-04-08 12:00:23
案例三:
1993年,华为发展遇到资金瓶颈,惟一的办法就是向客户求助。华为和17家省市电信局合资成立了当时惟一的子公司莫贝克公司,从事通信网络电源开发,名称取自莫尔斯、贝尔、马克尼三个通信技术发明人的名字。公司总资本8900万元,其中华为出资5000万元,其他电信局共出资3900万元。华为用这笔钱完成了数字万门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建立了全国营销网,但代价也非常巨大,华为答应每年给投资者33%的回报,每年都要拿出1300万元利润分给股东们,对当时的华为是一个巨大的负担。1995年莫贝克完全还本,任正非决定将华为电源事业部归入莫贝克,让它独立发展。莫贝克迅速成长为国内电信能源的主要供应商,有员工上千人,后更名华为电气,进入电力电子、运输供电等领域。
利益均沾成为华为笼络客户、攻城掠地的利器。华为海外的项目建设缺少人手,便动员一些电信系统的施工单位以华为公司的名义出国分包工程,这样也改善了与国内运营商的关系。结果施工单位在海外接触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后感觉很好,回国后建议自己单位采购,做到了国内、国外市场相互呼应。
正是通过与“利益共同体”的合作,华为从国外同行手里势如破竹般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国内电信市场,被媒体称为用三流的产品卖出了一流的市场。
华为清楚,没有利益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华为最富争议的一招是:与各地用户组建了很多合资公司,主要实现销售职能,实行利益捆绑。这些合资公司有当地运营商和政府的股份,当地运营商和政府投资合资公司,这种投资甚至可以先由华为垫付,年底会拿到高额分红。华为的算盘是这既促进了销售,又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如果当地运营商回款不畅,还可以以合资企业的名义来收款。
案例点评,华为现在被商业圈内公认为真正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国际级企业,华为也一直宣传自己的压强原则,研发投入,不过个人认为华为真正厉害的恐怕还是其土狼式的销售操作手法。话归正题,这个案例没有什么太多好点评的,本身已经解释清楚了操作的关键点。看看华为销售的思路,就知道“利益共同体”的操作威力有多大。
日期:2011-04-08 13:27:55
解决方案设计原则之四:要有线人,并以此为切入点,切入项目。
孙子兵法十三篇,有一篇专门讲这个问题的,叫“用间”。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段话兄弟们好好琢磨琢磨,如果看不懂的,去百度下。这可是商战的金科玉律之一,兄弟们,记好了。
你去做一个客户的工作,对里面各人性情的把握,对里面人事关系的把握,对权力结构的把握,对生活中需求的把握,你投入一周二周的时间,能把握多少?
换个思路,如果是客户内部工作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人呢?他们对这些是不是了如指掌?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线人的原因之一,有线人在,就是咱象棋的一个开局名字——“仙人指路”啊。有线人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针对你这个具体项目,客户各层级对你的态度,你和竞争产品目前在客户那里的态势,对手有什么新的招数,你要根据这些动态的变化来调整你的解决方案。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啊,要做到这点,必须有线人,不然game over音乐响起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是自己这单的哀乐啊。
日期:2011-04-08 13:39:02
案例四:G机场建材玻璃招投标项目(1)
几年前,G市要建一个机场航站楼,总投资达200亿元,甲方当时的定位是把新航站楼建成国内一流的,所以最终确定选用进口品牌的玻璃。但考虑到国内品牌可能会因此产生不满,就有意拉上南玻玻璃和耀皮玻璃,准备作陪衬。
我们作为南玻集团的咨询顾问团队,在接到邀请后,第一时间赶去了机场。我们首先拜访的是该项目的总指挥——黄总。当时黄总没在办公室,我们就决定到其他部门转转,正巧就转到了成本部,里面只坐着一个小女孩,非常热情,于是我们便和她攀谈起来,她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项目组织和项目进展方面的信息,临走之前我们还互留了电话。
回去之后,我们就给这个女孩打了电话,约她出来吃饭,大家谈得很投机,我们成功地把这个女孩发展成为了“线人”。
后来我们了解到,当时甲方准备选用灰绿色镀膜夹胶玻璃做幕墙,国内外分别邀请两家建材企业做项目筛选。国外邀请的是圣戈班和戈兰威宝,国内邀请了南玻玻璃和耀皮玻璃。国外那两家企业都是生产在线镀膜玻璃的一流厂家。
半个月后,甲方准备开一个技术交流会,邀请这几家玻璃厂家一起参加,分别各自介绍一下产品技术和特点。项目总指挥黄总会亲自参加为期两天的交流会,而我们服务的企业被安排在第二天下午。接到通知后,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有关技术交流会的信息,就给那小女孩打了个电话,她在电话中告诉我们:“总指挥只有第一天上午在场,其余时间都不参加。”而总指挥在场的那天上午安排的是戈兰威宝做产品介绍。
经过考虑,我们决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于是就到甲方项目部找到了安排会议的负责人,对他说,那天我们的技术总工要出国,只有第一天上午有时间,又说第一个出场并不好,我们是没有办法。负责人同意了,并与戈兰威宝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那个经理表示可以调换。这样,我们就被安排在第一天上午做介绍,赢得了一次引导甲方决策者选择我们产品的宝贵机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