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57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6 20:14:00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是第一次试图通过国际协作应对危机的尝试。虽然会议由英法召集,也在伦敦召开,但实际主导则是美国。欧洲希望借助美国经济实力重整国际货币体系,但仍旧以欧洲为主导,美国却不这么想。
  很好理解,扶持一个霸主领导自己,傻子才这么干。既然有这个实力,还不如自己干。
  美国的目标是替代英国主导全球市场,因而倡导门户开放:“恢复世界贸易不仅作为一种手段,而且作为目的都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伦敦经济会议,实际是美国想剥夺英国世界经济主导权,开始属于美国的时代。
  对国家而言,经济发展必然有先有后,如同有人住别墅,也有人住街角。所谓“世界大同”,从现在往后数几百年,恐怕都不可能。
  问题是,既然是领先,那就是江湖老大。
  这跟出来混的黑社会也没啥区别,比如诺斯就常常把国家和政府比喻为黑帮。黑社会老大好像有很多种,义薄云天、两肋插刀、热血豪胆的老大不是没有,仅限于电视剧。
  只有共同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既然混到老大的份上,当然可以称霸江湖,对小弟们说一不二,这个也无可厚非,谁让人家是老大呢。不过,小弟的利益也是老大的利益,小弟的未来也是老大的未来,手下一堆破烂,恐怕老大混的也不会太好。小弟进班房了,老大得想法给捞出来,才能继续为老大卖命。到老大的份上,就得为小弟承担责任。
  废话,不为利益,谁跟你混啊。
  黑道也是道,道既有所能,就必有所求。把上述黑帮理论应用到国家,就是霸权和责任的问题。
  由于国际贸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开始了全球化进程,一战前英国依靠国际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平衡世界经济,但战后英国失去了这种能力,英国试图让美国分担国际责任,却要维持自身领导权。
  这肯定是不行的。
  真正的老大,靠实力说话,所以,此时的老大,应该是美国。

  没错,美国自身也在经济衰退,国内也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但在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任何国家都不能对经济危机置身事外,老大不能只顾自己,小弟都完蛋了,对老大一点好处都没有。
  当然,没有人能要求老大完全置自身安危不顾,这不现实。老大的责任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扶助小弟,老大才有可能更快恢复战斗力。作为超级大国,在后发国家身上弄点油水,赚点钱,也不是不行。但把别人永远压制于自身产业链条之内,直至成为老大完全的附庸,就很不厚道了。至于借助自身经济实力强行向小弟传输价值观,甚至干涉小弟家事就不是责任了,那是霸权。
日期:2010-01-07 09:47:33

  岁煞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人称为“新时代”,财富向刚获胜的美国人敞开大门。20年代前期,美国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一片喜,“五月花”号的梦想在这一刻实现了,机会成为20年代醒目的标志。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华尔街就像被打了强心针,道琼斯指数一飞冲天,10年道琼斯指数从70多点一直涨到380点。华尔街,不仅仅意味着投机,更多是赤裸裸的资金搏杀:毫无限制的做空,甚至卖空数量早就超出股票实际数量,目的仅仅是直接把对手至于死地;交易者联手做庄,自买自卖高股价,或者逼空股价,不经意间又抽身而去。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手,卷走你的一堆资金!
  美国人仍然陶醉于突如其来的财富,胡佛总统在一次演讲中兴奋的说:“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
  与胡佛所言并不一致,此时,华尔街更象一个纯粹的赌场。
  1926年,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第一次给狂热的美国人敲响了警钟。1923~1926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出现了惊人的升幅,大概升幅在5~6倍左右,棕榈海滩上的每一块土地都成为资金争夺的对象。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当时该市仅有7.5万人口,其中竟有2.5万名地产经纪人,人们的口头禅就是:
  “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
  然而,1926年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佛罗里达州房地产骤然跌价,无数人破产,其中还包括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照样被弄得一贫如洗,甚至混到以卖纸杯为生,后来大概觉得自己太穷了,于是就创办了麦当劳这个穷人快餐店。华尔街仍继续着自己的故事,投机者对经济前景仍然充满信心,确实如此,1926~1929年美国汽车产量年增速仍然超过了10%。
  但是,不可能永远持续虚幻。
  1928年,华尔街似乎嗅到了某些气息,整个上半年,市场忽高忽低,股价飘忽不定。然而,胡佛的当选似乎改变了这一切,他对市场的看法在竞选中尽人皆知,他是一个忠实的多方。11月7日,胡佛当选的第二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创出了489万股的天量。而且,美联储主席斯特郎在总统竞选结束前逝世,胡佛失去了最强大的对手。斯特朗曾三次提高贴现率试图以此控制宽松的融资环境,11月后美联储再不能拿出一次有效的措施控制宽松的货币市场,任由华尔街疯狂到银行融资,1928年底华尔街经纪人已经在银行融资高达60亿美金。

  其实,此时的美联储已经有心无力,因为子丨弹丨都被斯特郎用光了,1929年初美联储的联邦债券仅剩余2个亿,每次在货币市场上仅仅能放出几百万美元,而美联储调控利息的方法不是直接指定利率,而是要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债券调控市场利率。
  1929年初,人们不再谈论自己有多少钱,而是琢磨能在经纪人那里融多少钱,在疯狂的日子里,华尔街终于第一次走到了尽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