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1-04 09:27:06
呼吁与忽悠
尽管都希望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占便宜,但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实际上都不想在这个金融体系下发展,毕竟世界太乱对大家都不是好事。
上世纪20年代,英镑集团、黄金集团、美元集团谁都不鸟谁,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是不靠谱的,国际贸易是以邻为壑的,世界经济是混乱和萎缩的,这样下去乱子会更大的。
英国不想这样,美国不想这样,法国不想这样,世界人民都不想这样……
1927年2月,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集50个国家代表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经济会议。不过,日内瓦会议与会代表以个人身份参与讨论,虽然会议提出了“从人为的障碍与限制中解放国际间的商业活动”,也通过了一项缔结低关税的公约,但这种会议基本上就是唱唱高调,至于执行,各国政府都不好意思认真。
此时,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约有欧洲债券130多亿美元;德国则变为债务国;英、法均无力重整国际金融体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身上。
20世纪30年代的前几年,德国总理布鲁宁、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法国总理赖伐尔、美国总统胡佛等世界巨头通过各种渠道会晤或者磋商,基本达成了一种共识:要能稳定世界货币,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1932年,巨头们达成协议,希望国际联盟主持召开一次国际经济会议,会议地点在伦敦。伦敦经济会议=新旧世界经济巨头PK。
会议筹备恰逢美国总统大选,罗斯福接任胡佛成为美国总统。刚刚就任,罗斯福立即邀请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中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1O国首脑赴华盛顿,希望就经济问题达成“某种根本性的谅解”。
罗斯福呼吁:取消战债利息,并重新核定本金,对即将到期的战债提出一些通融办法。最终,罗斯福与麦克唐纳、赫里欧一起呼吁“最终要重新建立国际汇兑中的平衡”、“恢复金融货币的稳定”、“我们想做的事之一,就是要使世界恢复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
呼吁=忽悠。
罗斯福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缓解国内经济危机,“我们的国际贸易关系虽然非常重要,但在迫切性和必要性上必须从属于健全国民经济的任务。我一定要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但是国内的紧急状况是等不得贸易上的成就”。
意思很直白,你们大家得先让我恢复经济。
邀请你去异国旅游当然是好事,可是到别的国家踢球就未必了,足球主客场之分犹如泾渭。英、法访美,美国在伦敦参加会议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到伦敦,美国就成了客场作战了,不占优势。这次会议,英美双方都希望向世界宣示,自己才是真正的世界货币体系领导者。
老大就一个,都想当,不谈崩了才怪。
伦敦经济会议,不是经济学家会议,是不能忽悠的。
麦克唐纳在开幕词中提出:“必须在清除普遍经济恢复的任何障碍之前,首先刻不容缓地解决战债问题”,直白点说,就是希望美国降低关税,让欧洲各国用商品偿还战债。
以物抵债,别逗了!
日期:2010-01-05 11:57:18
美国则提出了《赫尔法案》,各国自1933年6月12日起将现行关税普遍降低10%,美元贬值15~20%,通过降低国内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关税降低10%对美国税率优势基本没有影响,对欧洲国家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再降10%的关税,欧洲市场就全是美国货了。
欧洲各国也就赫尔法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就是希望美国稳定美元汇率,“只要美元继续波动并有进一步贬值的危险,巴黎就决不会同意约束法国限制美国商品进口的权利”。
即使如此,初期结果看起来还不错。
6月15日,三国中央银行就市场汇价达成了协议:英镑对美元,汇率为1:0.25,美元对法郎,汇率为0.04662:1;允许上下浮动3%。三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买卖这个汇率,黄金销售限额为0.8~1亿美元。当天,美元与英镑的市场汇价已经跌至4.15:1,稳定币值协议的消息透露给报界后,美元汇价立即回升至4.02。
如果这个汇率体系真的执行下去,美元铁定升值,影响外贸易优势,这个结果肯定是罗斯福不愿意看到的。罗斯福很不厚道,6月17日,他电告代表团,不能在协议上签字,美国不能做出避免美元上下浮动的任何承诺。
6月22日,美国代表宣布:“华盛顿当局认为,暂时稳定货币的措施在目前是不适宜的”。罗斯福的电报使美元重新下跌,黄金集团挤兑风潮再起。
7月3日,罗斯福给会议再次发来电报,“暂时的固定汇率不是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做的倒是缓和现存的禁运以方便产品交换、互通有无”,美国希望打开欧洲扩大进口的目标在此一览无余。
这封电报被形容为“丨炸丨弹信息”,使三国银行家的努力付诸东流,伦敦世界经济会议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这个玩笑开大了!
7月4日的会议上,麦克唐纳提议休会,并起草了一份决定休会的文告,公开了罗斯福5月16日赞同稳定金融、7月3日又变卦的电文。英国首相公开表示,由于“一个国家的”的某种货币政策,世界经济会议已经不可能继续进行。
最终,名噪一时的伦敦经济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1936年9月,美国迫使英法按美国制定的价格出售黄金,黄金集团解体。
美、英、法三国达成“三国货币协定”,三国同意尽力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减少汇率波动;l0月,三国又签订了自由兑换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外汇倾销。
不过,这个体系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二次世界大战打破,而二战之后欧洲再也没有实力抗衡美元霸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