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55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29 19:21:52

  .灰烬中的不死鸟
  一战后,协约国也意识到驾驭不了德国这匹烈马,拆分德国显然不太靠谱,那就让德国赔钱吧,就象当年八国联军忽悠清政府赔钱一样。
  德国人显然比清廷有骨气多了,提出一个非常离谱的要求:希望协约国向德国赔款。

  这个玩笑开大了,战败者竟然让胜利者赔款。
  奇怪的是,持这个态度的不仅是德国,如当代经济学之父、当代经济学奠基人、大名鼎鼎的凯恩斯先生就这么想,美国共和党也向国会提出了相同议案。
  凯恩斯和共和党的理论是一致的,但背后的逻辑则是不同的。凯恩斯可能是出于学术研究:跟盟国相比,德国受到的损失更多,更需要重建资金;共和党虽然的意思是:反正美国不在欧洲,英、法不能在欧洲牛到找不到边,必须让德国来制衡。
  法国肯定不这么想,普法战争之后,混到皇帝都被德国人抓走了,一定要报一箭之仇!宿敌发展不起来关我何事,正好不想让你发展呢。最终,《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
  兵临城下,德国接受了1920年生效的《凡尔赛和约》,反正不想真掏钱。1922年1月,仅仅过了两年,德国就要求重开和会讨论延缓赔款问题。
  此时,俄国已经被苏联替代,苏联和德国率先签订了协议,废除了德国债务。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道义,当然另算。
  英美当然还是老态度,希望能减免德国债务。唯独法国不同意,搞你就把你搞死,没钱就拿实物来抵,比如煤炭。1923年法国军队闯入德国柏林鲁尔区试图进行武力掠夺,但是法国入侵鲁尔区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英美,如果德国一蹶不振,法国将成为欧洲大陆的下一个霸主。
  没了德国,出来法国,有什么不一样吗。
  在英美压力下,参战各方于1924年达成了《道威斯协议》,德国于第一年支付10亿金马克,至第5年增加到25亿金马克。为支持德国有能力支付这笔赔款,德国在欧洲、美国市场同时融资,法国必须带头购买这笔债券。

  看到这个和约,相信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是,法国亏大了,打赢了还得借钱给对手,目的是赔自己钱。细细判断,接着的反应是,法国亏的更多。法国银行业自此开始热衷于向德国贷款,因为,贷款给国家可比对工商企业贷款省事多了。只是,国内工商业信贷立刻受到了限制。
  德国人对战争赔款毫无兴趣,但对商业借贷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初期战场基本上是在法国打的,德国保留了本土工业体系,而且义务教育催生了优秀的人力资源。美国希望协约国归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借款,但坚持不能以德国债务作为抵偿。美国的理论是:把德国的债权转移到美国,等于是把美元转换成弱势货币,美国不想上这个大头当。
  德国的工业迅速得到了恢复,而法国仍旧是老样子。
  这里,可以比较中德两国战败史。
  庚子之难后,各国银行也向清政府贷款,上海更是外资银行云集,然而,中国缺少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国民素质比已经普及初等教育的德国也相差很远,国内生产能力远远不能吸收国外资本,国际银行大亨们因此把注意力集中于清廷,而对中国民族产业视而不见。
  我们错在那里呢?
日期:2009-12-30 19:19:29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结果并不是损失了多财富,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列强的性质,战后的欧洲再也不能建立一种可以长期维持的国际关系体系。不过,某种程度上一战给西欧带来的灾难不是毁灭性的,尤其是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仍然是世界贸易主要控制者,1929年英国进出口总额仍占世界贸易的29%以上,国际金融体系还是英镑的世界。
  但是,这种金本位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从实行金本位起,英国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入超,因此英镑价值很稳定,世界金融机构和商人都相信英国政府有能力兑付黄金。
  一战前,伦敦仍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金融中心,不但有银行支撑英镑体系,资本市场还为票据融资提供短期资本。一战后,英镑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普遍上涨了10倍左右;随后两年,又出现了通货紧缩和商业衰退,英镑币值在战后始终处于大幅波动状态。
  1922年国际联盟在热那亚召开国际金融会议,要求与会国实行以金本位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只有大额支票才能提取黄金。为支持这个体系,英国、美国向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贷款,使这些国家有能力改组货币体系。
  英国仍旧实行金本位,英镑仍旧是世界货币。问题是,这个体系同样存在很多致命缺陷,注定不能维持长久。
  第一个问题是,英镑执行金本位,却只有9%的世界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储备的44%被美国控制,实际上英国根本没有实力执行金本位。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纽约成为第二个世界级金融中心,各国之间也必须清算往来资金,而伦敦和纽约之间的利息往往不一致,资金清算很难执行。
  第三个问题是,协约国偿还美国战债的前提是德国赔款,而德国赔款又来自于美国贷款,美国无疑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欧洲经济,而英镑却是世界货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没有理由英国永远世界霸主,果然,这个体系很快就出了毛病,起因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金汇兑本位制将各国经济连成一体,任何国家经济下滑都会影响世界。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开始影响世界,西欧开始经历通货紧缩,英格兰银行银根收紧,终于在1931年开始形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5月奥地利发生存款挤兑,迅速波及欧洲大陆;7月初英国爆发挤兑,英国流失了2亿英镑黄金,不得不于当年9月宣布脱离金本位制。
  至此,热那亚会议议定的金汇兑本位制崩溃。
  固定汇率崩溃,各国纷纷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英属殖民地则形成了“英镑集团”;法国则继续坚持金本位,从1931年开始连续从美国兑换3.5亿美元黄金,在法属殖民地中形成了“黄金集团”;新兴的美国此时也显示了很强的经济实力,一批国家将本国货币盯住美元,又形成了“美元集团”。
  三足鼎立,如果在这样下去,世界经济将乱不堪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