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59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1-11 09:19:55

  别了,1929
  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一季度大幅反弹,并于4月重登297点,但此后熊气盎然。1930年5月~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跌去了90%。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
  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损失惨重,其中也包括著名的经济学泰斗之一、货币学派创始人欧文•费雪。费雪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在报纸上天天撰文反对市场投机,自己却乐此不疲。不过,投机令他损失了几百万美元,倾家荡产,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股市崩盘历来被视为经济危机的先兆,果不其然,1929~1933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030亿美元下降到1400美元,30年代前几年失业率达到了25%。人们突然发现,全美国55%的储蓄被弄到了销金蚀银的华尔街。
  经济下滑→公众取存款→银行银根收紧→逼迫经纪人还钱→经纪人逼迫客户还钱→客户平仓→股市下跌→……,终于成为恶性循环。
  罗斯福总统认为:对付经济危机,唯一不得不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如今,货币兑换商已从我们文明庙宇的高处落荒而逃。我们要以千古不变的真理来重建这座庙宇。衡量这重建的尺度是我们体现比金钱利益更高尚的社会价值的程度。幸福并不在于单纯地占有金钱;幸福还在于取得成就后的喜悦,在于创造努力时的激情。务必不能再忘记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激励,而去疯狂地追逐那转瞬即逝的利润。
  如果这些暗淡的时日能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真正的天命不是要别人侍奉,而是为自己和同胞们服务,那么,我们付出的代价就完全是值得的。认识到把物质财富当作成功的标准是错误的,我们会抛弃以地位尊严和个人收益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公职和高级政治地位的错误信念;我们必须制止银行界和企业界的一种行为,它常常使神圣的委托混同于无情和自私的不正当行为。
  信心,只有靠诚实、信誉、忠心维护和无私履行职责。而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信心!”
  投机耗空了市场活力、吞噬了市场资金,美国需要一个健康的华尔街!
  罗斯福拿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国家管制。
  不过,这是一步彻头彻尾的险棋,因为,美国人最恨集权。
  罗斯福任期通过1933《证券法》、1934年《交易法》,据此成立了美国证监会,即今天大名鼎鼎的SEC。SEC基本上相当于中国最高法院、证监会、公丨安丨部经济侦察部门所有权限的总和,有着弗远无界的权力:可以调查任何人、任何对象,当事人不得拒绝。最离谱的是集体诉讼权和辩方举证,集体诉讼即如果有一个股民诉讼获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按此办理;举证责任则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若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有罪,则会被判有罪,即“疑罪从有”!这两部法律和SEC完全违反了普通法原则,在崇尚自由、反对集权的美国是绝无仅有的,对普通法原则是致命的挑战。

日期:2010-01-13 09:20:10

  从民工到元首
  在世界历史上,阿道夫•希特勒可以泛指一个邪恶的时代,血腥与残暴、扭曲与狭隘,这个名词代表着法西斯,代表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与终结。
  与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相比,早年的希特勒显得寒酸许多。他出身于一个海关税吏家庭,11岁丧父、19岁丧母,尽管希特勒幼时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成年后却住在维也纳贫民窟,做零工,处境大概相当于现在北京的民工。

  作为民工,希特勒始终很有理想,有理想的民工还是民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正在慕尼黑讨生活,战争的消息传来,民工喜极而泣,感谢上苍给予他一个良机。
  战争对平民、对整个世界都是灾难,但对一无所有又很有“抱负”的流浪汉希特勒无疑是良机,也是他唯一摆脱悲惨命运的机会。一战军旅生涯,希特勒并非没有辉煌,荣获铁质十字勋章,而在此之前十字勋章从未授予过普通士兵。军旅生涯也锻造了民工的支配意识,虽然在期间他都是被支配者。
  遗憾的是,希特勒的军旅生涯仍旧很不成功,服役期间希特勒的军衔始终没有超过下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头兵。
  这是一个奇怪的大头兵,据说不嗜烟酒、不进女色,甚至对钱财不屑一顾。作为一个理性人,没有不喜欢钱的,如果这个人不喜欢钱,那他喜欢的东西肯定比钱更值钱。
  结论是:希特勒绝对不是民工,是民工就成不了希特勒。
  1919年德国战败,在极端沮丧的情绪下希特勒回到了维也纳。在这里他参加了一个叫做“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组织,在他的努力下,这个组织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希特勒也成为这个组织的头领,他自己给组织最高领导起了一个名字,元首。
  1919~1923年,德国处于痛苦的战后恢复期,通货膨胀出奇的严重,希特勒借助这种压力在当年11月组织了一次相当不成功的暴动,即“啤酒馆暴动”。
  尽管暴动对当局没有任何有力度的影响,对希特勒的影响却特别大,因为,事后他被关进监狱了。
  要说希特勒真不是白混的,在监狱里楞是写出了一本《我的奋斗》,也就是所谓他的自传。虽然这本书蛊惑了很多人,但欧洲历史学家休斯给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是一本浮夸自大式的回忆录”,希特勒在幻想、在梦呓,问题是幻想和梦呓的实在太忽悠了,忽悠到至今仍有很多崇拜者。

  忽悠归忽悠,当领袖全靠忽悠是不行的,还要有钱。
  1924年,希特勒被放出来的时候,他修改了自己的政治手段,不再赞成暴力政变,而是要求他的党具有更好的组织纪律,严格执行“领袖的原则”。1929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再次给了希特勒机会,他网罗了大批失业者和流浪汉,也获得了众多支持者。
  支持他的人中,有一个人最重要,即库特•冯•施罗德。
  施罗德是科隆银行的领导者,希特勒利用施罗德对国有化的恐惧,承诺纳粹党将不采取激进路线,承诺当政后不干预企业经营,施罗德则为纳粹党提供了选举经费和武装力量经费。在施罗德及科隆银行的支持下,希特勒终于完成了从民工到领袖的历程。
  1933年,希特勒赢得了总理的位置,3月23日国会通过了对希特勒的《解决人民和国家痛苦的法案》即“授权法案”,这个法案给予了希特勒不经国会同意签署任何法例的权力,纳粹独裁开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