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1-15 09:03:46
菊花与刀
菊花与刀,日本双宝,刀为菊生,菊为刀亡。
7世纪初,日本经历了所谓大化革新,其实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领主社会过渡。到10世纪唐朝的时候,日本开始派“遣唐史”,官吏也需要修中国的儒家典籍,如《大学》、《中庸》。不同于汉唐,日本周边是海洋,从来没有受到游牧民族侵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汉唐文化。
少读唐史,我梦到过一个中土的小院:堂前植梅、竹林通幽,现实中唯一接近梦境的实景,是我在日本大阪见到的民居。
这个时代的日本可不是一个世外桃源,天皇没有实权,所谓幕府也就管理东京周围巴掌点的地方。地方长官叫做“大名”,也就是土皇帝。幕府就是东京的大名,只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天皇,所以身份相对特殊。
在日本,天皇不是任何一个农民、甚至大名拉杆子就可以当的,所谓“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在日本不太可能。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从来没有让渡给异性,尽管天皇说话不算数的,可只要控制天皇,起码能在诸位大名之前风光。
鉴于幕府经常忽悠自己,天皇很不高兴。
1868年,明治天皇在长州等几个小藩支持下准备倒幕。
德川幕府却是一个不折不扣德怂货,面对西方外敌入侵、拱手称臣,面对国内大名起哄、干脆自己辞职。
没错,长州几个藩属确实拥立天皇,可是他们对各地大名仍旧没有绝对统治权力,只有确立天皇实君,才有可能控制整个日本,他们拿出的办法是借天皇的名义“废藩置县”,革除了地方大名势力,大名被集中到东京居住,并发放高薪。这就是所谓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最难的不是废除幕府集权,而是废除地方势力,因为幕府本身说话就不算数。正因为如此,明治维新的阻力并不是很大,过程也不如中国戊戌变法激烈,虽然没掉多少脑袋,但后果对日本来说是革命性的。
人们经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幕府原统治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集权中央,天皇、地方藩镇都没有绝对性压倒优势:天皇虽然没有军事实力,但却是精神领袖,干掉他是肯定不可以的;地方藩镇虽然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发号施令的人,但即使不当老大,也不能被别人灭掉。
所以,宪政、议会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新规则,在新规则下大家再次处于新的起跑线,不至于兵戎相见。
日本维新的灵魂人物叫做伊腾博文,时任日本首相。有人比较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梁启超曾嗟叹“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合肥有知,必当微笑于地下曰:孺子知我”。
日期:2010-01-18 13:08:27
合肥治于清朝,举国人才俱为奴才,惜乎。
人们也经常比较伊腾博文与康有为,其成、其败,早已一目了然。
英格兰虽然也是岛国,却有欧洲大陆作为市场依托,在文明传承上英格兰跟西欧大陆是一脉相承的。相反,日本四岛文明演进与中国大陆实在相距甚远,远到只有日本向中国学习,双方没有交换的可能,中国不可能成为日本的市场,于是,中日之间的交流,除了官方“遣唐使”,似乎更多是民间非法入境的倭寇……。在这种挤压下,日本民族理念之一就是狭隘地扩张,这给亚洲人民带来的就是无尽的血腥。在“脱亚入欧”思想指导下,日本逐渐蜕变为军国主义民族,要求自己以西方列强的身份对待亚洲邻国:“我国不应犹豫等待邻国开明而共同振兴亚细亚,对待支那、朝鲜之法惟有按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方式处理之”!
1889年,伊藤博文着手制定了第一部日本宪法《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帝国宪法》是亚洲第一部宪法,也是这部宪法给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部宪法规定,日本军队直属于天皇,议会对军队没有控制权力,问题是天皇控制不了军队,军队反而可以左右天皇。
日本刚刚登场,就搞得东亚鸡犬不宁,朝鲜、琉球亡国,甲午年与清朝开战。如此崛起,是大和民族、亚洲乃至世界之不幸。
日期:2010-01-18 13:09:26
历史的思索:我们为何会有法西斯
在古代罗马那段历史中,我们已经见到了“法西斯”,法西斯的本意不过是一把插着斧头的“束棒”,是权力的象征。然而,30年代末期在欧洲悄然兴起的法西斯主义,却是人类的死敌。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与苏联模的冷战是有节制的人类斗争,起码双方都知道对方是敌人。然而,无论是苏联还是欧洲,对法西斯的兴起都毫无知觉,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个人类的死敌竟然冠名以“社会主义”。法西斯强调革命,又扶持国内资产阶级,欧洲和苏联对法西斯主义兴起都缺乏必要的警惕。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西斯首先在意大利兴起:英法背弃了战前对意大利的领土诺言,在巴黎和会的会场上赶走了意大利代表。20年代初期,意大利有90万失业人口和100万退役军人,意大利社会民主党还在鼓吹“土地社会化”,农民也开始朝不保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