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19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罗马时期的城市相比,这些地方简直就是破烂。不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此时的破烂却远比罗马气势恢宏的建筑珍贵。
  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别是,这些集市、城镇产生于经济自然演进,不具备封建职能。城堡靠领地过日子,领主的消费远大于生产,城镇不一样,城镇居民要自给自足,没有行政权力,当然也不会有人被白白养活,城镇中集中的是商人,是手工业者,他们和整个城镇都要靠收益存在。十一世纪后期,整个西欧城镇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个时代被称呼为“商业革命”。

  现代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城市雏形基本都在这个时期出现或者再度繁荣,威尼斯、米兰、佛兰德等等。不过,此时聚集在城镇的人并非中产阶级,相反,是一群逃亡的农奴、流浪汉和失意中小贵族后裔。总之,在这群人的脑子里,对领主权威是不怎么尊重的。
  当时,城镇一般建立在领主领地之上。领主把土地转包给城镇也没什么坏处,起码赋税要比收租强很多,反正城镇的所在地一般也不是农田。还有一个问题,而且,城镇兴起初期,多数是其他领主的逃亡农奴,别人的农奴变成自己领地居民,总不是件坏事。
  不过,城镇兴起的道路并不平坦,城镇居民要跟领主谈判,关键时刻还是要跟领主比谁的刀把子硬。
  最初,城镇只有民兵(步兵),领主带来的是小领主——骑士,为了自己的利益,骑士往往放下骑士风度,与步兵对砍,结果自然是城镇战败。但是,打仗需要钱,骑兵是个很费钱的差使。一般来说,骑士要有甲胄、两匹战马(一匹作战用,一匹驮甲胄、仆人),顺便带几个农奴当步兵和仆人,帮助骑士穿甲胄,还得自备粮草。
  以小领主为主的骑士一般年龄都在30岁以上,已经超出了最佳作战年限,在雇佣兵面前,骑士再也没有任何优势,在对抗中逐渐败北。一手是钱带来的雇佣兵,一手是谈判后的税金:城镇逐步搞定了领主,获得了自治权,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法庭、税收机构和行政管理框架。

  那个时代,城镇更类似于一个股份制公司,领主只能以土地入股,按税收分红,不具备管理权,管理权在股东(市民)选出的总经理(执政官)手中。股东有权力撤资(离开城市),为了税收领主不得不谨守对市民的承诺。
  这一点至关重要,城镇以整体的名义对抗领主,缴纳赋税后领主不能再骚扰城镇。各个城镇最初法规各不相同,后来一些成功的法规体系被抄袭,城镇终于形成了类似的法律规则。这个时代的城镇法律仍旧充满了野蛮,比如斩首、切四肢、挖眼等等。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当时的城镇是现代文明发源地,从法规中获益的多是城市上层,包括收益高超的工匠、或者富商大贾。其实,任何时刻法律、规则的获益者都是强势群体,所谓经济学“模糊面纱”从来都是不存在的,即使原始社会,人群中也有强者,制定规则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

  城镇逐步发展,终于,城市出现了。
  城市兴起,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而在此之前只有农奴和贵族、骑士、教士。市民是自由人,他们的追求比较赤裸裸,就是钱。为钱可以去冒险,可以去征战。在城市兴起之前,土地是西欧财富的最佳贮藏手段。当商品、货币支撑新型贵族,封建制度的基础终于被动摇了。市民拥有货币,完全可以挑战世俗权力,因为他们具备经济基础。


日期:2009-10-12 18:57:09

  货币重生
  商业发展,城镇兴起,必然需要货币进行交易。
  货币,已经在战乱中的欧洲沉睡了300多年,该重生了。人类文明演进中,文明愈发达,交换就越频繁,货币是大规模交换的必要手段,也是承载人类文明的方舟。
  11世纪开始,城镇开始自己铸币,不可能总是以货易货。12世纪,欧洲发现了弗莱贝格等一系列新银矿,丰富的银矿为未来一个半世纪欧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币材,也为大规模铸币提供了契机。
  当时,矿主没有兴趣对银矿铸币,他们直接铸成银条,再送进各个城镇。城镇当局对银条的处理方式倒也简单,仅进行重量检验,然后铸上标记就算完事。这个方法其实很好,城镇散落于各地,银条没什么特征,到那里都可以用。虽然不是铸币,也没有减值的危险。虽然,此时欧洲各国也开始铸造货币,但发行范围都不大,银条始终是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经济发展中,永远会有矛盾,金融就是在这种矛盾和平衡中发展的。
  新的麻烦很快产生了,贸易额度不断增大,带着银条上路很容易碰到强盗。解决方式也应运而生,汇兑商人出现了,在主要贸易城市,汇兑商根据商人要求把银条从一个人名下转到另外一个人名下,汇票由此诞生。从现在发现的热那亚香槟贸易记录中看,12世纪汇票制度已经成为支付习惯,大部分城市之间的香槟贸易都用汇票支付。
  这段时间,汇兑商的能力应该不会很强,比如王室成员的赎金,汇兑商就没有能力承担,仍旧用贵金属直接支付。中古时代,对西欧来说,战争胜利要俘虏对方首领,而不是肉体消灭。干掉对方只能逞一时之快,俘虏对方却可以勒索财富。
  中世纪初期黄金没有成为主要币材,主要是黄金太少,而且产地过于集中。只有法兰西黄金丰富,但在法兰西黄金要比白银便宜很多。14世纪初期英法百年战争,法国没银币,就拿金子蒙事,腓力四世想靠黄金收买低地国家,不过这也是法国最初战败的原因之一。
  十字架上的银行
  7世纪伊斯兰教崛起以来,基督教始终处于守势。如果不是拜占庭帝国挡在伊斯兰势力和西欧中间,恐怕这些上帝信徒早改信真主了。

  耶路撒冷在基督徒眼中是神圣的,到耶路撒冷朝觐始终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赎罪方式。然而这一切在1071年改变了,凶悍的突厥人禁绝基督徒朝觐,并虐杀朝觐的基督徒。
  对基督徒,对罗马教廷,这都是难以忍受的,冲突已经迫在眉睫。
  鉴于教皇没有军队,领主又各自为政,基督徒只能是组织志愿军,也就是十字军,目标是夺回耶路撒冷。
  西欧历史上大书特书的十字军实在是一群乌合之众,军队给养由意大利地区商人提供,不发装备,战士自带。冷兵器时代,似乎是个人就能拉到战场上,可战场毕竟不是群殴,就算打遍全村无敌手,那是因为你够狠、下手够黑。战场要讲攻伐,侧翼佯攻和正面对攻,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撤退,在不同的时点完全是两码事。
  正是因为这种士兵构成,后世研究才夸大了十字军的贪婪。有人说,十字军东征是破落骑士去抢劫,实在是低估十字军信仰了,在活命和抢劫两者之间,似乎还是活命比较重要。
  激励十字军出发的目的,救赎至少和抢劫同等重要,尤其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教皇在演讲中蛊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