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20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现在恳求你们,不,不是我,乃是主在恳求。我只是作为基督的使者向你们勉力,督促一切等级的人,骑士、步兵、富人、穷人,都必须迅速起来,给与基督徒以援救,将这个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
  上帝授权给我,让我把这个赎罪的权力赐给一切参与的人。
  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只要成为十字军战士,以前的罪责就可以赎清,又可以到异邦抢劫。谦卑的忏悔和凶残的屠杀居然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十字军东征。
  此时,刚刚诞生的商业资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的商人做梦都想从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贸易港口。他们手中有钱,可以组织武装力量,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冲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在基督信仰和发财的双重号召下,西欧基督徒先后组织了九次东征,史称“十字军东征”,其中能称得上有规模的只有四次,而成功的只有半次。

  之所以说只赢了半次,是因为只有第一次东征攻下了耶路撒冷,但进攻者不是西欧十字军。1095年,第一批十字军共10万人,刚到匈牙利就基本上全军覆没了,最终打下耶路撒冷的是1096年西欧封建主重新组织的骑士以及拜占庭帝国军队。
  之后的十字军,就更离谱了。1212年居然组织了3万名儿童,号称“儿童十字军”,结果非常无厘头,大部分战士被军官拐卖贩到埃及当了奴隶。号称上帝复仇使者的十字军,在一片嘘声中落幕。
  不过,仅有的半次成功却创造了第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攻下耶路撒冷的骑士又称作“圣殿骑士团”(Templars)和“医护骑士团”,(Hospitallers)他们在占领地建立了领主封建制度,随着胜利而来的还有大量财富,作为忏悔者和抢劫者,他们获得了双重胜利。
  很快,“圣殿骑士团”和“医护骑士团”就被突厥人赶出了耶路撒冷,所幸,逃跑时没有忘记带走抢劫的财富。
  “圣殿骑士团”和“医护骑士团”靠砍人起家,抢到钱后又不会经商,丢掉了抢来的地盘,结果就坐吃山空。幸好他们发现借款也可以守业,最初只是借款给后来的模仿者——新十字军,后来开始向法兰西王侯、意大利商人借款。

  “圣殿骑士团”战士集中于法兰西北部(“医护骑士团”则比较分散,因此没形成规模),法国北部中心香巴尼的集市因此渐渐兴盛。贷款给王室贵族是最好的方式是汇款,设在巴黎的“圣殿骑士团”总部则承担收帐、运款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总部的另外一个职责是替国王经营国库。1270年前后香巴尼的集市形成了第一个欧洲金融中心,这里定期举行财政贷款会议,法国王侯可以从这里选择选择贷款者。

  13世纪后期,西欧商业逐渐超出了国界(他们的国界本来就很小),南方商业以威尼斯为中心,中间以香巴尼集市为中心,北方以佛兰德尔为中心。各地货币不统一,虽然使用银块,但总要有一个权威机构来测评。
  12世纪中期,热纳亚地区就率先出现了这种机构,替客户代收代付,作为代价这些机构收取一笔手续费,业务范围跟雅典城邦时代的“金融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这些专营机构发展很快,他们的信用很高,逐步开始替人们保管财富,这部分财富就是存款。
  14世纪中期,这些机构开始利用存款放债,由于服务范围一致,这些借款逐步取代了商人互相借贷的习惯,成为吸收公众存款、对不特指公众贷款的信用机构,而且有了统一的名字叫做“BANK”。此时,银行进行了严格市场细分,对王室和贵族一般年贷款利率在15%,而对普通商人就是高利贷了,一般客户年贷款利率至少是60%。
  正是“圣殿骑士团”的财富招致了自己的灭亡,1314年法兰西国王控告“圣殿骑士团”耍弄巫术,进而处死了“圣殿骑士团”52位首脑,等于洗劫了52家银行。“圣殿骑士团”从此覆亡,这也直接导致在后来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王室缺乏信贷来源,终于败北。

日期:2009-10-13 11:28:01

  三
  王在法下
  12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羊毛、粮食大量输出,流入的白银并没有回到生产者手中,而是归于王室和领主。
  用现代语言来描述,此时的英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然而,贸易顺差并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表现,更不必然有利于国家发展。
  比如,此时的英国。

  热衷于外贸顺差,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家最鄙视的重商主义思想,也就是西欧封建思想。用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解释:国家财富不能以货币占有量来衡量,而是以国家货币消费量来衡量。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多的货币,如果不被国民消费,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
  英国是证明这个理论正确的第一个牺牲品。
  1180-1220年,英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通货膨胀。这段时间,小麦和牛肉的价格上涨了2~3倍,而银价下跌了1/3。英王约翰的觉悟,仅停留在让臣民把羊毛拉出去,给自己换银子。结果是,他感到自己手里的钱多了,但好像更不够花。
  开始,约翰只是去教堂取(偷)银盘子,《欧洲剑桥史》记载他曾经在1198年在教堂“取”走了61个银盘。1209年,教皇开除了约翰教籍,反正撕破脸了,约翰又开始没收教会财产,据说1209~1211年他共没收了教会2.8万英镑。
  1214年约翰进攻法国,试图抢回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封地,却大败而回。随之,英国国王、贵族在欧洲大陆的封地都被没收了,他自己被史籍誉为“失地王”。

  约翰接下来的做法是,加倍收税。
  任何人都有义务服役,兵役免除税提高16倍;贵族的封号、领地继承税提高100倍,这几乎等于直接剥夺贵族领地。
  直接对所有臣民征税意味着所有臣民都要效忠于他,这对贵族或者说封建体制来说是不允许的。面对这么一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国王,没准连不列颠岛上的封地都会被没收的,贵族终于忍无可忍了。
  1215年初春,贵族开始讨伐国王,并很快兵临伦敦。
  此时,堂堂国王身边竟然只有7个骑士,全国的骑士都站到对方阵营里了。也就是说,国王只能带了7个人出战。约翰再没有力量对抗贵族了,不得已,必须跟贵族谈判。

  如果按照“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逻辑,此时贵族已经无需跟国王谈判,直接把他砍了也行。
  那是东方文化的思维。
  在西欧历史上,王室可以更替,但不能脱离血缘体系,如同日本天皇“千年一系”,除非异族征服(比如北欧海盗),极少有人干掉国王,自己干。杀掉国王,不过就是大革命那么几次,而且国王掉脑袋,王子照样可以继承王位。英国贵族不能要约翰的命,他们的办是让国王签订契约。
  1215年6月5日,谈判桌前,贵族们得到了他们所要的契约,这就是《大宪章》。
  如果这事放在中国任何一位帝王身上,必定是知耻而后勇,一定是先宪章签,等老子有了实力再翻脸不认账。比如,“卧薪尝胆”,比如,“破釜沉舟”,其实都是违约记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