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5~16世纪,英国买卖做大了,指望个把手工业者是不行了。一些国际贸易商开始把小手工业者集中在一起,马克思给这种生产方式起了个名字,叫“工场手工业”。
出口需要原料,也就是羊毛,卖羊毛比种地挣钱,“圈地运动”由此诞生。很多人印象中,圈地运动是一个戴着礼帽的英国人赶一匹马,马跑到那里,这块地方就算是弃农从牧了。
这种想法,不对。
当时英国农民分为两类,一类类似于中国自耕农,另一类则是农奴(“茅屋农”)。茅屋农耕种领主的一部分土地,城堡的剩余土地则是归属于领主的荒地,自耕农和农奴经常入不敷出,经常会在荒地上打草、蓄养家畜甚至开辟农田。圈地,主要是圈荒地和农奴耕种的领主土地,涉及自耕农土地,一般会采用卖买的方式。
失去土地的农奴,也失去了谋生方式,却获得了人身自由。
1563年,伊丽莎白女王公布《学徒法》,失地农民必须为愿意雇用他的工场主做工,不准农民自己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出去乞讨,不会被收容,但被抓住三次,就要砍头。由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责“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其实,王室并不希望工场出现在自己视野里,因为失去领主效忠,王室就失去了权力支撑。15世纪末期,英国王室在打击流浪农民的同时,多次警告领主不准圈地,认为“强迫人们改农为牧,是十分愚蠢的”。不过,此时英国王权已经被议会极大限制,说出来的话只能是彻头彻尾的指导性意见。
圈地运动残酷吗?
领主无良吗?
自由可贵吗……
很多人指责领主把“茅屋农”推进了一个更悲惨的境界。确实,领主相对于“茅屋农”是强势群体,但在资本做主的世界,领主也没有选择。
不圈地,继续原来的生产方式,“茅屋农”带来的收入将远低于资本主义农场,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更强大,此时,他已经不可能再上马提枪,跟对方单挑,只能看着对方以更高价格买走自己的土地,渐渐丧失领地,成为没落贵族。
在资本做主的领域,不会有怜悯,上帝只救赎在竞争中成功的人。经济发展,如同人类自身,现代文明的曙光,同样有原罪。
日期:2009-11-05 08:52:36
英国的政治喜剧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很猛,曾经率领英国击溃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另外一个后果是,王室欠下了一屁股债。
等王位传到查理一世手里,英国王室在阿姆斯特丹已经根本借不到钱了。1641年,查理一世在国内也借不到钱了,他只得求助议会讨论增税,因为增税权在议会手中。
议会的反应是通过了《大抗议书》,查理一世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他没有常备军,想逮捕议员,自己却被赶出伦敦。更倒霉的是,在与议会的内战中他竟然被俘虏了。
同时倒霉的,还有议会。
议会“模范新军”的军事统帅——克伦威尔,在内战结束时已经可以左右议会。这绝对不是好征兆,虽然人类冲突始终存在,但如果始终以暴力解决问题,那暴力将永无休止。而且,军人干政,与议会的本质基本格格不入。
在审判查理一世的问题上,矛盾终于表现出来,克伦威尔授意下,根本没经过合法审判程序,查理一世就被判处死刑。在信奉《大宪章》的英国议会中,走出了一个专制制度,公然反叛《大宪章》公开审判原则,罪犯竟然是国王。
大概只有军政才能出现如此恶劣的结果。
查理一世的人头并没有换来真正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在克伦威尔当政时期被废除了。
克伦威尔是强人,强人,也得死。
强人政治在失去强人后必然变成一盘散沙,这个道理在西方也适用。因为,强人不允许另一个强人存在,而强人死后不会有人填补权力真空。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他儿子继位,却根本驾驭不了老爹手下的军队,军官组织了“安全委员会”,驱逐了克伦威尔的儿子。
如果顺着这个路径走下去,英国军队会互相PK,胜者将重新统治英国。
所幸,不是。
与东方不同,英国议会军队不是常备军,而是雇佣军。雇佣军也服从命令,前提是,给钱。
在英国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英国数百年来积蓄的商人力量终于爆发了。手段很简单,拒绝给军官贷款。不给钱,士兵就会走人。高级军官走投无路,只得重开议会讨论征税。议会不可能允许军人获得稳定的收入,没有金钱的军队,如同没有血液的怪兽,终于蛰伏于商人脚下。
1660年议会的讨论结果,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把镜头推到两代国王之后,中间当然还重复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只是没有结果。
到了詹姆士二世,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詹姆士二世信仰天主教,而且他很善于总结经验,成立了一只常备军。显然,詹姆士二世不是善茬,推行君权专制只是时间问题。
短短几十年,英国第三次走到十字路口。
接受查理一世的教训,议会对付詹姆士二世,没有流血,史籍经常将这段历史成为“光荣革命”,其实更象一个幽默剧。议会没跟国王动武,1688年6月30日,议会发函给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也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邀请他到英国当国王。
东方人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卖国求荣的馊主意,怎么能请外国人来当国王呢。但这也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但给英国带来了当代政治文明的先导——君主立宪,而且直接击溃了最强大的对手——荷兰联省共和国,并把大量贷款带到了英国。
威廉闻讯,带着荷兰军队冲进了英国。
詹姆士二世已经拥有常备军,当然要反抗。很遗憾,英国臣民不是天主教教籍,而是新教教徒,军队也是,而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
所以,詹姆士二世根本指挥不动军队。
在所有笔者找到的史籍中,只有可怜的一次对抗(不是战役),而且根本没有伤亡记载,然后英军就在总司令率领下全部投降了,詹姆士二世仓皇出逃欧洲大陆。此后,英国议会煞有介事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擅离职守,自动放弃国王职责,鉴于此拥戴威廉为英国国王,顺便通过了《权力法案》。
这份看似不起眼的《权力法案》终结了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外来户威廉由实君变为虚君,从此在英格兰再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最高权威。
日期:2009-11-06 09:09:01
南海泡沫的启迪
如果不理解工业革命,人们也无法理解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成立的时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代,今天,我们称呼它为“工业革命”。
列出一个简短的名单,他们全部属于那个时代:
现代理论物理学创始者、微积分的奠基人牛顿(英),
经济学奠基人、《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英),
现代化学奠基人普列斯利特(英),
医药化学创始者、西医奠基人波义尔(英),
蒸气机改良者瓦特(英),
……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