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46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新大陆初期历史是欧洲各国移民史,前期以西班牙为主,后期以英法为主。这些人来新大陆一则为了避免宗教迫害,更主要的则是来发财。当时,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圈地运动正如火如荼,大批农民失地,移民可以获得土地。来到新大陆的欧洲人,无论西班牙人、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在国内都是很有进取心的。在路上就要几个月,路费经常是倾家荡产(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逃犯),谁也不会抱着参观原始社会风貌的闲情逸致来新大陆。

  最初的移民者,就是这么一拨人。
  如果说他们个人的历史,只有几十年,但他们秉承的是当时欧洲的开拓思想。这种想发财的想法被新教教义赋予了一种神圣感,变成一种上帝的使命,倒不是发财能给上帝送礼,新教教徒把事业成功看作对上帝最大的敬仰,他们在尘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帝的安排,做好手头的事,就是赎罪的最佳途径。
  要知道,上帝很牛的,要什么有什么,不在乎那点孝敬。或者说,一个要孝敬的上帝,还值得信仰吗。
  反正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你原来干什么我实在不清楚,这里再也不会尊重你的权威。在一个新环境里,社会层级变迁的可能性更大,大家籍贯不一,风俗难免有差异,所以,异端(创新,这点很重要,本章最后会提及)也是可以接受的。
  18世纪,殖民地并非没有政府,移民组织颇类似于公司,每个地方的公司首领叫做总督。所谓总督,也是来发财的,每增加一项税制,移民就会对总督提出一堆职责。因此,总督对税收确实没什么兴趣,在他们眼里,行政跟做生意差不多,收钱就得替人摆事(好像跟贪污的理论差不多),这往往是赔本的买卖,宁可自己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也不增税(从独立到19世纪末期,几乎所有的州政府都拖欠职员甚至总督工资)。

  这种移民文化直接左右了后来的美国法律取向,1787制定《宪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控制行政权力。移民想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联邦政府不能没事就到家里来打秋风。《宪法》规定,征税、公债在任何时刻都必须“经过一切必要和正当的法律”。
  此后,在美国350多年历史中,这部《宪法》从未被修改。
  美国没有历史吗?
  美国历史是在欧洲移民历史上建立起来的:“这是穷人最好的土地”(当然,仅对欧洲移民而言。这片土地对印第安土著来说,仍旧很残酷)。

日期:2009-12-04 09:07:51

  独立战争:一个经济奇迹
  最初,英属殖民地并没有货币,印第安人不认识黄金白银,只能用实物交换。至于美洲的第一批货币,不好意思,是海盗带来的。
  海盗抢钱,有难度;花钱,就更有难度。
  任何一个国度都不欢迎海盗,无论去欧洲大陆还是东方帝国,用抢来的钱,风险都很高。不过,海盗很快发现殖民地是个洗钱的好地方,没有政府,也没有人指责他们走私(杀人越货)。
  海盗的工作,是抢劫。
  既然是抢劫,就不能只抢某一种货币,而是来者不拒。于是,新大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货币,西班牙的、葡萄牙的、荷兰的、瑞典的,甚至阿拉伯的货币在美洲大陆都能见到。各种货币以西班牙为最,因为当时的海盗头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她最喜欢抢西班牙人。至于汇率,只能由海盗之间估摸着算,随着海盗洗钱数量增加,铸币开始成为殖民地的交换媒介。

  海盗毕竟不能定期来,能不能抢到钱只有上帝才知道,殖民地货币逐渐不能满足贸易需要。1690年马萨诸塞州设立银行,发行4万英镑的纸币,议会通过税收回收纸币。18世纪20年代后,各州陆续仿照马萨诸塞发行纸币。
  问题是,殖民地的税收少的可怜,货币渐渐不够用了。只能增发,一旦增发又难以控制,毕竟当时发行的是银行券,不是联储的美元。于是,纸币很快贬值:1726年一块西班牙银元大概兑换20先令纸币,1750年这个数字是150先令。
  50年代通货膨胀高峰期,英法之间在殖民地爆发了战争。虽然最终英国将法国人赶出了加拿大,英王亨利三世为了偿还战争期间的战债,对殖民地提出了一个很离谱的要求:以铸币支付税收。
  对于一向淡于缴税的移民来说,这是绝对难以忍受的。
  对他们而言,可以缴税,收税者必须付出对价。你在加拿大打仗关我屁事,凭什么跟我收税,还收铸币。以铸币收税无疑放大了压力,从而矛盾更加激化,成为独立战争的催化剂。
  其实,英国王室跟殖民地间的冲突只有一个:纳税与收税人的义务。
  殖民地:让我缴税可以,给我英国议会选举权;
  英国王室:全世界殖民地多了,就你要选举权,不给。
  矛盾终于转化为战争,1775年,有人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对宗主国的第一枪,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既然英国王室不给选举权,殖民地就自己选了一个政府,美利坚合众国由此诞生。1776年,殖民地代表集会,公布《独立宣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富裕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日期:2009-12-4 22:17:00

  补充内容之前言
  三
  人类刚刚懵懂,地球上实际上是没什么“金融”可言的。这个时代的记叙不但少的可怜,而且争端很多,到底人类先民怎样走出非洲,最终成为万物之灵,到现在也没说清楚。不过,可以断定人类先民并不可敬,如果时光轮回,让你在旷野中直面我们的祖先,他们不会送给你传说中的先民智慧,而是在琢磨如何把你作为今天的晚餐。
  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中叶,人类先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的文明融合,只是方式很残酷,是战争。这个时代,希腊城邦、中国春秋列国演绎了这一时代乃至人类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当代文明无出其右。
  这一时期的人类历程观形成了不可移易的东西文化壁垒,无论是“上帝之鞭”、蒙古铁骑,还是亚欧殖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打破这种格局。无论从那个层面,此时的文明分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都无与伦比的影响,也为今天深深打上了远古的烙印。
  很遗憾,这段历史其实很长,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几千年,这段历史却有数十万年。

  这个时代,人类有太多未知,于是便将未知归于神的旨意,虽然这种崇拜的境界今人已经无可想象,但是正是这种崇拜为我们孕育并留下了人类文明奇葩-文字。
  于是,我们有了历史。
  公元前770年,戎狄民族攻陷周朝国都镐京,燃起了春秋时代的狼烟。
  周朝虽然在春秋时期仍旧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地位,实际上却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卫、鲁、宋、晋、齐、燕等一系列小国在互相征伐间削弱了世俗权威。此时,列国经济基础是小土地所有者——自耕农,统治者必须竞争境内居民存量,靠王德让自耕农“衔往来归”,因此在这个时期各种思想得以自由表达。中国古人崇尚自然,热爱土地,相应缺乏流动性和变化,儒家、道家将这种理想发挥到极致,于是我们有了儒家的“五亩之宅”,于是我们有了王道的人性。

  跟着,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