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
第47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春秋与战国,虽然间隔时间很短,却是中华历史上的分野。战国时代,世俗权力开始超越神。本来儒家的修养要将自身融于自然、融于土地。但是,随着后世皇权异化,儒家礼仪逐步蜕化为控制手段。人们开始关注今世的福、寿、禄。神和祖先崇拜愈演愈烈,只是这种崇拜以今生为基础,只有权威,毫无救赎。儒与道,在权力的冲击下逐步解体,文明精神开始了异变。

  因此,我们开始说“得罪”,
  所以,我们不习惯“请您原谅”。
  四
  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王宫在赛拉火山喷发下隐没于玄武岩,然而古希腊文明终于在其废墟上浴火涅槃。尽管西方学者夸大了古希腊文明,但古希腊文明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讶的时期”。雅典城邦国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容的制度,爱琴海岸迸发了优雅的雅典、古朴的斯巴达,诞生了亚里士多德、苏哥拉抵、柏拉图。
  古希腊与古华夏最大的不同是,一个地处大陆土地,另一个面对海洋。孟德斯鸠曾提出欧洲地处海滨,人类面对狂暴的海洋,不得不险中求存,于是欧洲有探险、有航海,乃至有各种科学实验;地处大陆的亚洲就不怎么幸运,肥沃的土壤给了亚洲人岁岁如斯的田园,于是这里更加保守,于是这里出现了皇权。我们当然不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雅典思辨手和睿智的孔孟都如同陈年老酒,很难说两种文明在发轫时期孰高孰低,这个时代诸子百家与阿里斯多芬、毕达哥拉斯交相辉映,共同影响着后世文明。然而,亚欧大陆迥然相异的地理环境,确实给文明启蒙带来不同特征。

  奥林匹斯诸神也是原始神,与中国殷商并无不同。东方人把自己的祖先虚幻为神圣,自己的祖先就是自己家族的神,祖先完美无缺,因此,祖训必须遵守。我们的祖先死掉了,祖先的品行却在后代维系,“伏羲通德神明”,“神农教化天下”,“黄帝振德修兵”……,神已和尘世分割,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反叛祖先。于是,我们的金融市场充满着审批制、核准制、报告制……,总之,一切都需要权威裁定。

  在我们的眼中,奥林匹斯诸神压根就不是神,更不是完美无缺:宙斯野蛮、赫拉嫉妒……,似乎把这些神定义为流氓更贴切。而且,法力无边的古希腊神明经常死掉,法力易手更是家常便饭,奥林匹斯诸神本身就是一群荒淫无耻的人,是人类日常的生活状态。只是,人神共性,同样没有神秘甚至根本没有道德的神才更加真实,人类才可以去反叛神。所以,当代西方金融市场被赋予了神的个性,充满了扑朔迷离,在光彩陆离的K线中没有权威,有的只是不停的变动,即使法律也可以被创新替代。

  


日期:2009-12-05 14:59:34

  接上文 新世界的呼唤
  另外一个结果就不怎么令人兴奋了,美国(独立宣言之后,已经可以称新大陆殖民地为美国了)和宗主国英国开战。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往往要用武力解决,战争的目的永远是利益,只有狂人和疯子才会为了证明自己很牛跟人开战。
  以往战争筹款往往有三种途径,一是征税,二是借款,三是发行纸币。
  对殖民地来说,征税不太现实,即使人们愿意缴,总督大概也没兴趣收;借款,美国连个像样的政府都没有(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不承认美国政府),凭什么向外贷款;剩下的,就只有发行纸币了。
  1775~1780年美国通货总额2.41亿美元,1779年1年竟然发行了1个亿。如果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美国货币体系即将崩溃。

  问题是,这里不是欧洲,是新大陆。
  美国既然自己选了政府,也就摆脱了宗主国贸易禁令,生意越做越大,商船开始在全球巡航,比如,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此时,欧洲大陆还流行封建城堡,英国又采取重商主义保护政策;美国则更类似于一个自由港,消除了特权,没有关税。生意人就是生意人,那里赚钱就从那里走货。无论欧洲还是美洲,包括海盗在内的人都到这里来做生意。

  因为,这里有钱赚。
  1770年,费城每年最多有4.5万吨货物离港,178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2万吨,弗吉尼亚、马兰里等地的贸易量也比战前翻了一翻,贸易量增加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危险。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一个奇迹,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不是靠卖军火。
  其实,很简单。
  源头是战争消除了世俗权力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与压榨。全世界的商船都往这里涌,美国,如果不火,那才真是怪事。

日期:2009-12-07 09:50:47

  成败皆央行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绰号“美国金融之父”。
  汉密尔顿始终认为,应该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银行统一货币,进而满足国家信用需要。1791年,他向国会提交议案,要求成立美国第一银行,授予该行20年特许证,发行美元。
  令汉密尔顿没想到的是,他建立的中央银行却催生了美国证券市场。
  美国第一银行虽然是中央银行,却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股本令当时的欧洲咋舌,1000万美元,而联邦股份仅有200万美元。
  也就是说,800万美元中央银行股本要靠市场发行股票募集。
  中央银行业务激起了投资者兴趣,一批经纪人开始租用固定交易场所交易股票。1792年3月21日,24家经纪人在华尔街68号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协议,史称“梧桐树协议”,就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银行诞生了,史称美国第一银行,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就是美元。不过,美元此时还不是世界货币,诞生时甚至要以西班牙元为基准,两者官方比价是1:15。
  跟着,市场开始流传各种传言:第一银行即将收购纽约银行、纽约百万银行即将和纽约银行合并,几乎所有的银行股价都在狂飙。
  美国第一银行发行了约500万美元银行券,占当时美国货币的20%,价值相当于纽约所有房地产价值。这个数量的银行券,本身在货币市场就占有绝对优势,对其他商业银行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且,美国第一银行的做法很不厚道,政府给美国第一银行的任务是防止货币混乱,美国第一银行的主要工作是制造混乱。
  美国第一银行经常收集州立银行银行券,到达一定数量时,突然要求银行兑付黄金、制造挤兑。这种做法很快在货币市场形成了一种恐怖气氛,各银行纷纷收缩信贷,回收贷款,利率很快飙升到1%/日。
  纽约证券市场刚刚兴起第一波牛市,大家投资性质正浓,也就难免贷点款、融点资。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对股市从来都是重大利空,刚刚兴起的牛市马上经历了一场下跌,整整500万美元资产蒸发掉了。


日期:2009-12-08 09:54:53

  银行杀手
  美国人很快学乖了,1817年1月重建中央银行“The Second Bank OF United Station”——美国第二银行。
  不过,美国第二银行的兴衰同样像一场噩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